百相网

搜索
查看: 107|回复: 0

国内BIM审查的现状与应对——主题分享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2

帖子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2-11-14 14:10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9月8日下午,构力PKPM·用户大会2022BIM设计与审查分会场在线上成功举办,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构力科技”)与广大建筑工业化的行业专家同仁,共同以国内BIM审查与应对为主题进行探讨,助力行业高效建模、智能审查。


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 新城建软件事业部总经理 吴自成 专题报告


为响应数字政府建设的最新政策,应对审查制度改革新趋势,构力科技依靠多年技术积累,依托自主BIM打造智能审查新策略。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新城建事业部总经理吴自成会上作《国内BIM审查现状与应对》主题报告,本文将对报告内容进行分享。

专家分享·报告回顾

政策解析·国内BIM审查政策发展
最新政策方向上,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成为党中央、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方向。为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,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,2022年6月23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以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。
数字政府建设趋势下,为引领城市转型升级,推进城市现代化,住建领域提出了“新城建”的数字化政策。新城建全称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共包含七项重点任务。其中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(CIM)平台建设要求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维电子报建,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快速落地


各地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政策


方案落地·PKPM-BIM审查整体解决方案
构力科技积极响应趋势,为行业提供完整PKPM-BIM审查整体解决方案,并在各地迅速部署实施。经过多年的BIM审查项目实战,构力科技积累了丰富的运维保障能力,目前在湖南、广州、南京、湖北等四地施工图审查项目已全面转入服务阶段,苏州、青岛、呼和浩特等地施工图审查项目也将在近期陆续上线。


BIM报审落地案例总览



案例分享
政策发布
2020年8月1日,湖南省住建厅发布了《关于开展全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BIM审查试点的工作通知》,要求全省的甲级勘察设计单位每年至少选10%的房屋建设工程进行BIM施工图审查上报。
审查内容
主要可实现建筑、结构、暖通、电气、给排水5大专业,消防、人防、节能、装配式4大专项的可量化条文审查。
审查成效
截止到今年7月,已累计提交了311个施工图审查项目,为城市积累了16032个模型。


湖南省施工图BIM审查系统案例分享


优势体现
BIM审查项目具有专业性非常强、平台参与方多、涉及软件繁多等特点,导致了建设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。构力科技为此提供了覆盖9大专业领域的审查引擎、专业的BIM设计服务团队、标准通用的XDB数据格式来解决上述问题,并形成了一套完整、专业的运维与服务体系,为项目正常运行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。


国产BIM报审优势体现
国产PKPM-BIM软件报审的优势:

1、利用自主可控的技术,解决国产化平台的数据安全保障问题;
2、国产软件内置自检、自审模块,先自审后提交,简化了报审步骤。
我们国产化软件不仅应用在BIM施工图审查模块,而是可以通过国产化软件和BIM云审平台结合,助力设计院数字化转型。XDB数据格式可以打通覆盖BIM规划报建、施工图审查、竣工验收全业务流程,也可以更好的与CIM平台做对应,为城市积累细胞级数据,助力业务深度应用。

方案拓展·建筑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
通过建筑AI能力与BIM能力,对行业知识、工程资料进行识别与提取,形成企业级数智中台。驱动企业侧进行知识查询、图档搜索、智慧审查、智能设计、智慧运维等应用。构力科技依托二三维审查和知识平台,推动数智中台(也就是建筑AI能力+BIM能力+数据中台)建设,助力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



AI知识平台
将建筑行业知识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翻译成结构化立体化的计算机可理解的语言,实现知识的精准查询、语音问答、智能推荐、专家解答等,服务于规划、设计、审查、施工、运维全生命周期,助力建筑行业 由“数据管理”向“数智管理”升级。




AI审查
专注解决企业侧的设计校审核心问题,比如消防疏散、结构安全、跨图纸/跨专业的交圈问题;结合构力BIM审查的优势,利用人工智能做二三维联合审查与图模一致性检查,提供二三维结合的多种审查模式。
支持为企业侧定制规则,无论是地标、企业标准或者地产标准。并且提供自定义规则的功能,帮助设计企业培养数字化人才,来定义属于自己的数字化规则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百相网

GMT+8, 2025-10-16 01:56 , Processed in 0.445095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